“15分钟养老服务圈”模式值得探索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亿人,占总人口的20.8%。如何让数量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安享晚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在此背景下,“15分钟养老服务圈”模式应运而生,为破解养老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这一模式值得深入探索与推广。
“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模式能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该模式正与这一理念高度契合。例如,在苏州,围绕“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建设目标,合理布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成众多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等,还打造了“苏颐养1号店”,提供政策宣传、市民卡充值等多元功能,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生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些地区因缺乏完善的养老服务圈,老年人吃饭、就医、娱乐等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可见,“15分钟养老服务圈”模式能够整合各类资源,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服务,真正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模式有助于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养老服务效率。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养老并非仅仅是家庭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上海创新构建的“15分钟养老圈”,通过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形成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徐汇区田林街道社区养老公寓向阳院自主研发的 “E养宝智慧管理系统”,整合医疗、社区、家庭三方数据,实现 “一人一档” 动态照护方案,当老人出现异常体征时能秒级响应。浦东新区港西镇构建“1+N” 养老服务网络,镇级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统筹村居服务站,叠加多种功能,形成“15分钟银龄生活圈”。这些案例表明,该模式能够吸引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与高效配置,改变以往养老服务碎片化、效率低的状况,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模式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养老问题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开封打造“15分钟养老生活圈”,通过智慧平台精准响应、社区助餐、“一键呼叫”科技守护、医养融合等举措,让老年人尽享“家门口的温暖”。全市构建六级养老服务网络,建成众多养老服务设施,还开展智能技术适老化培训,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在这样的服务圈中,老年人生活有保障、精神有寄托,家庭关系更加和睦,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相反,若养老问题解决不好,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甚至可能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因此,“15分钟养老服务圈”模式以其独特优势,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社会和谐注入了强大动力。
“15分钟养老服务圈”模式以其显著的优势,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它不仅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整合了社会资源,还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应积极探索、不断完善这一模式,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让“15分钟养老服务圈”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绽放出绚丽之花,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其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真正实现 “夕阳无限好”,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End
活动推荐、资料领取 | |
活动内容 | 领取方式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 免费下载地址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 免费下载地址 |
2025山东事业单位面试-历年真题汇总 | |
2025年每月时政分享 | 添加下方企微发送【时政】免费获取 |
扫码进备考群及时获取招考信息及备考资料 |
扫码添加【企微咨询】咨询考情、领取资料 |
注: 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
(责任编辑: 潍坊新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