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刷题本
1.2025年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本次论坛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福建省人民政府承办,主题为“( )”。
A.蓝海算力 共享未来——构建海洋数字经济发展共同体
B.数字驼铃 智慧帆影——共建跨文明数字合作新纽带
C.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D.互联世界 共治共生——迈向公平包容的数字治理框架
答案:C。解析:
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本次论坛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福建省人民政府承办,主题为“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2025年7月25日,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惠民举措。坚持( )原则,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幼儿园教师待遇,提升办园质量水平。
A.促均衡促共享
B.保底线保均衡
C.兜民生兜弱势
D.保基本保普惠
答案:D。解析:
会议指出,坚持保基本保普惠原则,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幼儿园教师待遇,提升办园质量水平。
3.下列生活中的物理常识表述有误的是( )。
A.游泳时用手向后划水人会向前运动,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B.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的“伏耳贴地听声”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
C.防盗门上的猫眼利用的是凹凸镜成像的原理
D.潜望镜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答案:A。解析:
A项错误,划水时手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手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体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而非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B项正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除暴速度不同,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因此,“伏耳贴地听声”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
C项正确,猫眼利用凹透镜(主)与凸透镜(辅)的组合,通过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扩大视野,再经凸透镜会聚成像。
D项正确,光的反射是指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回到原先的物质中。潜望镜中有两块平面镜,利用两个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从而在水下可以看到水面的情况。
4.下列生物常识表述正确的有( )。
A.竹笋属于菌类植物
B.在食物链中能量逐级递减
C.白蚁属于消费者
D.牛羊反刍这种现象中能体现出竞争关系
答案:B。解析:
A项错误,竹笋并不属于菌类植物。竹笋是竹类植物的嫩芽,属于禾本科中的竹亚科植物。
B项正确,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它们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因为每一个营养级都会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很多能量,所以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时,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并且是不循环的特点。
C项错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组成。白蚁属于分解者。
D项错误,瘤胃微生物是在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瘤胃中的细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的总称。反刍动物可为它们提供纤维素等有机养料,而瘤胃微生物则可帮助反刍动物消化纤维素等物质。因此,牛、羊等反刍动物和瘤胃微生物是共生关系。
5.关于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星上的橘红色物质是氧化铜
B.火星属于类地行星
C.小行星带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D.“荧惑守心”与火星和天蝎座最亮恒星“心宿二”有关
答案:A。解析:
A项错误,火星表面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因此呈现出橘红色。
B项正确,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更靠近太阳,有固体表面,体积较小,称为类地行星。
C项正确,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
D项正确,“荧惑守心”是指土星、火星(荧惑)和天蝎座最亮恒星“心宿二”,三者依次连成一条直线的现象。
6.2025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完善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 ),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依法适用财产保全和司法强制措施,避免对合法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A.同责同罪同罚
B.同建同管同享
C.同源同流同归
D.同学同研同创
答案:A。解析:
《意见》提出,完善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依法适用财产保全和司法强制措施,避免对合法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7.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最早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夏朝,文字即甲骨文
B.在内容上甲骨文与占卜有关,因此甲骨文也称为甲骨卜辞
C.王懿荣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D.2017年甲骨文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答案:A。解析:
A项错误,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开始于商朝。人们将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因此将这类文字称为甲骨文。
B项正确,甲骨文在内容上与占卜有关,因此也被称为甲骨卜辞,即关于占卜的记录之辞。
C项正确,晚清时期的金石学家王懿荣被称为“甲骨文之父”。当时甲骨被当作中药使用,叫做龙骨,后来王懿荣发现甲骨上有文字,从此甲骨文真正在学术意义上被发现。
D项正确,2017年甲骨文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体现出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8.A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A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该《条例》结合A省革命文物工作实际,从调查认定、保护管理、传承利用等方面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作出规范性要求,明确了法律责任。关于该《条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条例》属于部门规章
B.该《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
C.该《条例》和A省政府制定的政府规章相抵触,应当适用政府规章
D.该《条例》与行政法规具有同等的效力
答案:B。解析:
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该规定由A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是地方性法规。
C项错误,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D项错误,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9.(多选)下列我国古代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对应,正确的有( )。
A.“物贱由乎钱少,物贵由乎钱多”——货币供应量影响商品价格
B.“市价如一,远近之费均”——市场竞争形成均衡价格
C.“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D.“平粜齐物,关市不乏”——完全竞争市场能自发调节供求
答案:AB。解析:
A项正确,“物贱由乎钱少,物贵由乎钱多”由唐代的陆贽提出,意思是物品价格低廉是因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少,物品价格高昂是因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多。
B项正确,“市价如一,远近之费均”的意思是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趋于统一,不同距离的地区在交易时花费的费用也较为均衡。这表明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商品价格会逐渐趋向一致,形成均衡价格,与“市场竞争形成均衡价格”的现代经济学理论相契合。
C项错误,“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食货志上》。它主要强调的是生产的重要性,突出了农业生产对于人们生存的关键意义,并没有涉及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其带来的额外效用会逐渐减少)。
D项错误,“平粜齐物,关市不乏”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它说的是通过平抑粮食价格来调节物资,让市场上的商品供应保持充足。这体现的是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稳定市场供求,而不是“完全竞争市场能自发调节供求”(完全竞争市场强调的是市场自身的力量,不依赖政府干预)。
10.(多选)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B.谷雨、小满、芒种是用来表明农民收获与耕种情况的
C.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四大发明”
D.处暑属于秋天的节气
答案:ABC。解析:
A项错误,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所以最后一个节气是大寒。
B项错误,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C项错误,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D项正确,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初秋炎热将结束,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属于秋天的节气。
End
活动推荐、资料领取 | |
活动内容 | 领取方式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 免费下载地址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 免费下载地址 |
2025山东事业单位面试-历年真题汇总 | |
2025年每月时政分享 | 添加下方企微发送【时政】免费获取 |
扫码进备考群及时获取招考信息及备考资料 |
扫码添加【企微咨询】咨询考情、领取资料 |
注: 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
(责任编辑: 潍坊新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