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测常识】2025年2月19日

2025-03-03


1.2025年2月17日,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    )是第一位的。

A.核心竞争力

B.自主创新

C.内生动力

D.产业体系

答案:C。解析:总书记强调,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

2.2025年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文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重点攻关(   ),鼓励新型储能以独立储能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加快建立新型储能电池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A.全生命周期多维度安全技术

B.多元化新型储能本体技术

C.高效集成和智慧调控技术

D.新型储能电池安全技术

答案:A。解析:行动方案提出,重点攻关全生命周期多维度安全技术,鼓励新型储能以独立储能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加快建立新型储能电池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3.谭某在甲公司购买了一台乙厂生产的立式空调,使用一周后,该空调发生自燃引发火灾,烧毁了谭某的大部分家具,谭某也因救火被烧伤。后消防救援大队作出火灾事故认定书,认定起火原因为空调线路故障引起自燃。关于谭某的损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谭某只能向甲公司请求赔偿

B.谭某只能向乙厂请求赔偿

C.谭某可以向甲公司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乙厂请求赔偿

D.若故障是因运输者的过错造成的,则谭某不能向甲公司或乙厂请求赔偿

答案:C。解析:A、B项错误,C项正确,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本题中,该空调因线路故障引起自燃,属于缺陷产品,该空调引发火灾给谭某造成了人身和财产损害,因此,谭某可以向空调的生产者即乙厂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空调的销售者即甲公司请求赔偿。D项错误,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由此可知,若故障是因运输者的过错造成的,谭某仍可以向甲公司或乙厂请求赔偿,只是甲公司或乙厂赔偿后,有权向运输者追偿

4.2024年12月30日,邯郸市初中生被杀案一审宣判,对被告人张某某(13岁)、李某(13岁)判处刑事处罚,对被告人马某某(13岁)依法不予刑事处罚。广大网友对此纷纷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如果张某某、李某不满12周岁,就不用负刑事责任了

B.乙:张某某、李某的行为情节一定挺恶劣的吧!

C.丙:听说这个案子得经过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核准之后才能追诉呢!

D.丁:对马某某得好好管教呀!必要的时候,还得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答案:C。解析:A项正确,不满12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B项正确,C项错误,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张某某、李某满足情节恶劣的条件下,才需要负刑事责任。另外,核准追诉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检察院,而非河北省人民检察院。D项正确,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5.吴某是某省社保局工作人员,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通过伪造证明、申请资料的方式,套取公款共计83万余元。吴某的行为构成(   )。

A.侵占罪

B.职务侵占罪

C.挪用公款罪

D.贪污罪

答案:D。解析:A项错误,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本题中,吴某是通过伪造证明、申请资料的方式套取公款,这不属于“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也不是“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因此,吴某的行为不构成侵占罪。B项错误,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题中,吴某是某省社保局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而非一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其套取的是公款,因此,吴某的行为不构成职务侵占罪。C项错误,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本题中,吴某利用职务便利,通过伪造证明、申请资料的方式套取公款,是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非暂时挪用,因此,吴某的行为不构成挪用公款罪。D项正确,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本题中,吴某是某省社保局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其利用职务便利,通过伪造证明、申请资料的方式套取公款,构成贪污罪

6.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下列关于我国国旗的升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B.出境入境的机场、港口、火车站应当在工作日升挂国旗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工作日升挂国旗

D.学校除寒假、暑假和休息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答案:B。解析:A项正确,B项错误,下列场所或者机构所在地,应当每日升挂国旗:(一)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四)出境入境的机场、港口、火车站和其他边境口岸,边防海防哨所。因此,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应当每日升挂国旗;出境入境的机场、港口、火车站应当每日升挂国旗,而非“应当在工作日升挂国旗”。C项正确,下列机构所在地应当在工作日升挂国旗:……(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因此,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工作日升挂国旗。D项正确,学校除寒假、暑假和休息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7.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列情形中,属于商业混淆行为的是(   )。

A.甲公司和乙公司都是瓶装饮用水公司,甲公司为了增加销量,在广告中宣称乙公司生产的水源地存在核污染残留,经查证,乙公司的水源地无质量问题

B.丙公司是餐饮公司,该公司招揽大量人员在某点评网站中为其撰写好评

C.A公司生产名为“Pannpers”的纸尿裤,与知名丁公司的“Pampers”纸尿裤外包装在配色、图案设计、形状等方面相似,使消费者误认为这是丁公司的产品

D.戊书店宣称其经营的教辅书籍为“教育部推荐使用”、“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指定”等,但其无相关证明材料

答案:C。解析:A项错误,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甲公司的行为属于上述规定的诋毁商誉的行为,而非商业混淆行为。B、D项错误,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B、D项的行为均属于虚假宣传的行为。C项正确,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A公司在产品名称的字母构成、外包装配色、图案设计、形状等方面与知名丁公司的相同产品相似,使消费者误认为这是丁公司的产品,这属于上述规定的商业混淆行为

8.下列毛泽东的重要论断按提出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②“以乡村为中心”

③“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④“兵民乃胜利之本”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答案:D。解析:①“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出自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②“以乡村为中心”,出自1930年1月5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③“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出自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④“兵民乃胜利之本”,出自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所做的讲演《论持久战》。综上所述,题干中重要论断按提出时间先后排序为①②③④

9.

A.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B.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C.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

D.守的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要求

答案:ABC。解析:2023年6月2日,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10.

A.《井冈山土地法》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是根据党的“七大”精神制定的

C.《五四指示》决定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答案:AD。解析:A项正确,1928年12月,湘赣边区政府根据井冈山地区一年来土地革命的实践经验,制定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B项错误,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兴国土地法》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农民问题决议案》关于“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的精神,并结合赣南土地革命斗争的经验,将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改为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及公共土地。C项错误,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五四指示》,决定将抗战以来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D项正确,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资料下载
手机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