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范文】2025年3月24日 书写有温度有力度的时代篇章

2025-04-09

书写有温度有力度的时代篇章

在时代的洪流之中,民生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石。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后居民的便捷出行,到乡村医疗条件改善让群众就医不再难,民生领域的点滴变化,汇聚成人民幸福生活的源泉。然而,当下仍存在就业质量不高、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亟待解决。民生改善,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汇聚各方力量,以关怀之温度、落实之力度、持续之恒度,答好新时代民生考卷,筑牢国家发展根基。

关怀之温度:贴近民心,精准“把脉”民生需求。“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民生工作者需怀揣为民之心,深入基层调研。在某城市的社区改造中,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到老年人对无障碍设施、休闲广场的渴望,年轻人对健身场地、共享书房的需求。于是,改造方案精准定制:增设防滑坡道、打造口袋公园,建设智能健身区、24小时自助书屋。项目完工后,社区居民满意度高达95%。这种带着温度的关怀,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确保政策落地有声。

落实之力度:真抓实干,全力“开方”解决难题。民生改善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以就业为例,面对就业结构性矛盾,多地政府联合企业、院校,使出“组合拳”。一方面,举办“订单式”技能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培训后的就业率超80%;另一方面,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定期举办招聘会,提供岗位超10万个。同时,为创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发放创业补贴、减免场地租金,促使创业带动就业乘数效应凸显。通过强有力的举措,啃下就业这块“硬骨头”,打通民生改善的关键环节。

持续之恒度:久久为功,持续“用药”巩固成果。民生工程没有终点,需持之以恒推进。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初期政府投入资金、动员村民清理垃圾、改造厕所,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但部分地区后续出现反弹,垃圾堆积、设施损坏。而做得好的地方,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成立村民理事会,负责日常监督;设立专项资金,定期维护设施;开展 “美丽庭院” 评比,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数年坚持下来,乡村生态宜居成为常态,农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彰显出持续发力对民生改善的重要性。

回首过往,我们用温度、力度、恒度书写民生精彩;展望未来,只要坚守初心,持续为民生“添柴加薪”,必能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奏响时代奋进最强音。

资料下载
手机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