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范文】2025年3月27日 情暖乡村,绘就振兴新画卷

2025-04-09

情暖乡村,绘就振兴新画卷

当下,乡村发展既迎来国家政策的东风,又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土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乡村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问题渐显。但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记忆,是国家发展的根基。乡村振兴,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一场经济变革,更是饱含人文关怀的复兴之路,需以产业发展为基、人才汇聚为源、生态守护为本,为乡村注入温度,让乡村重焕生机。

产业赋能,点燃乡村“烟火气”。“产业兴则乡村兴。”发展特色产业能为乡村注入源头活水。赣南脐橙搭乘电商快车,品牌价值超百亿元,果农年收入从几千元增至数万元;重庆火锅底料产业集群,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辣椒、花椒,人均增收3000余元。这些成功案例背后,是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户实干的合力。各地应深挖本土资源,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利用互联网拓宽销路,让农产品走出深山。当乡村工厂机声隆隆,电商直播间热闹非凡,乡村的“烟火气”就回来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人才引育,激活乡村“动力源”。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时代楷模”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繁华,回乡投身脱贫攻坚,带领村民发展砂糖橘产业,让百坭村旧貌换新颜;山东寿光吸引农业专家入驻,培育出“蔬菜芯片”种苗,助力农民增收。乡村既要用政策“礼包”吸引外流人才返乡,又要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定向培养本土人才,让年轻人在乡村有施展拳脚的舞台。有了人才的引领,新思维、新技术不断涌入,乡村发展才有持续的动力。

生态守护,留住乡村“诗意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余村关停矿山,发展生态旅游,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年游客量超百万,收入破亿元;安吉白茶产业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茶园成为绿色景观。乡村有独特的自然风光、田园景致,应守住生态底线,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当清澈溪流绕村,绿树成荫蔽日,乡村的诗意美得以留存,生态红利也将源源不断,成为乡村发展的“绿色银行”。

回首过往,乡村振兴之路已迈出坚实步伐;展望未来,只要我们带着温度持续深耕,让产业旺、人才聚、生态美成为乡村常态,乡村必将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地,在中华大地上绘就绚丽多彩的振兴画卷,向着共同富裕稳步迈进。

 

资料下载
手机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