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农,天下之大本也。”乡村,作为国家发展的根基,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与希望。然而,往昔部分乡村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单一、人才流失严重。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唯有内外兼修,从筑牢产业根基、厚植人才沃土、涵养文明乡风着手,方能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古老的乡村在新时代绽放全新光彩,奏响激昂奋进的乐章。
产业赋能,筑牢乡村振兴 “硬支撑”。“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百姓富。”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命脉。陕西袁家村,立足当地民俗文化与特色饮食,打造民俗旅游产业,从最初的小吃一条街发展成如今集美食、民宿、手工艺品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年游客接待量达数百万,村民收入大幅提升。反观一些地方,盲目跟风发展产业,缺乏特色与规划,投入大量资金后却无人问津,产业凋敝。可见,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人才引领,激活乡村振兴 “活水源”。“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人才是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浙江某县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他们带回资金、技术与新观念,创办电商企业,将当地农产品推向全国,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与之对比,不少乡村年轻人大量外流,留守老人儿童居多,发展活力匮乏。故而,各地应搭建平台、给予政策支持,吸引人才扎根乡村,让他们在乡村大舞台施展拳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文明铸魂,点亮乡村振兴 “指明灯”。“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 在山东寿光,通过开展 “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 评选等活动,村民道德素养不断提高,邻里关系和睦,村庄凝聚力增强。相反,部分乡村存在铺张浪费、迷信赌博等不良风气,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频发,严重影响乡村和谐稳定。所以,要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尚,用文明之光驱散乡村陋习阴霾,为乡村振兴指引正确方向。
乡村振兴之路,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坚持内外兼修,以产业为基、人才为源、文明为魂,定能让乡村旧貌换新颜,让农民生活更富足,让农村成为人人向往的诗意田园,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