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创新动能 谱写创新型国家建设新篇章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与民族兴衰荣辱。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仍面临基础研究薄弱、创新人才短缺、制度机制不畅等诸多挑战,亟待汇聚各方力量,全方位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强化基础研究,筑牢创新发展根基。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根基。屠呦呦历经数百次实验,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理论,最终提取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作出卓越贡献;南仁东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耗时二十余载建成 “中国天眼”,推动我国天文观测迈向世界前沿。这些成果无不彰显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但目前,部分科研机构急功近利,过度追求短期成果,忽视基础研究的长远价值。唯有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鼓励科研人员潜心钻研,才能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石。
培育创新人才,激活创新发展源泉。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力量。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归国,为我国航天事业奠定坚实基础;无数科研工作者扎根科研一线,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但也要看到,我国在高端人才培养、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此,需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完善制度保障,优化创新发展生态。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圳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从一个边陲小镇蝶变为创新之都,成为制度创新推动发展的典范。反观部分地区,由于制度机制不完善,导致创新资源分散、创新活力不足。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强化基础研究、培育创新人才、完善制度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唯有汇聚各方创新动能,勇攀科技高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谱写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壮丽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End
活动推荐、资料领取 | |
活动内容 | 领取方式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 免费下载地址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 免费下载地址 |
2025山东事业单位面试-历年真题汇总 | |
2025年每月时政分享 | 添加下方企微发送【时政】免费获取 |
扫码进备考群及时获取招考信息及备考资料 |
扫码添加【企微咨询】咨询考情、领取资料 |
注: 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
(责任编辑: 潍坊新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