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现代化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与民生福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当前我国农业仍面临生产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不高、产业链条较短等问题,制约着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需从多个维度协同发力,破解发展难题。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农业提质增效。“科技兴则农业兴,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袁隆平团队通过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大幅提高水稻产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卓越贡献;山东寿光运用智能温室、物联网技术,实现蔬菜全年高效生产,打造出现代农业样板。但部分地区仍存在农业科技推广不足、农民对新技术接受度低等问题。因此,要加大农业科研投入,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农业技术研发;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养科技特派员,让先进技术走进田间地头,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现代化。
推动产业融合,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接二连三,农兴民富”,产业融合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浙江安吉依托白茶产业,发展茶叶加工、乡村旅游,形成“一产+二产+三产”的全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陕西洛川通过苹果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提升了苹果产业附加值。但不少地区存在产业单一、融合程度低等问题。为此,需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加强农村电商建设,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红利。
培育新型农民,夯实农业人才根基。“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江苏华西村通过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将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实现村庄繁荣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人才队伍存在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不愿务农、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鲜血液。
农业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乎国计民生。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培育新型农民,多方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定能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End
活动推荐、资料领取 | |
活动内容 | 领取方式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 免费下载地址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 免费下载地址 |
2025山东事业单位面试-历年真题汇总 | |
2025年每月时政分享 | 添加下方企微发送【时政】免费获取 |
扫码进备考群及时获取招考信息及备考资料 |
扫码添加【企微咨询】咨询考情、领取资料 |
注: 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
(责任编辑: 潍坊新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