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刷题本
1.2025年6月6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卫星使用Ka等频段载荷,主要为用户提供宽带通信、互联网接入等服务。
A.中星22号
B.智慧天网一号
C.卫星互联网试验3号
D.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
答案:D。解析:
2025年6月6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卫星使用Ka等频段载荷,主要为用户提供宽带通信、互联网接入等服务。
2.2025年6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失信信息分类标准,将失信信息分为“( )”三类,并明确相应公示期限。
A.轻微、一般、剧烈
B.微度、一般、中度
C.轻度、显著、极度
D.轻微、一般、严重
答案:D。解析:
《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失信信息分类标准,将失信信息分为“轻微、一般、严重”三类,并明确相应公示期限。
3.“批复”是一种回复性公文。下列关于该文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省略主送机关
B.结尾用语可以为“此告”“为盼”
C.正文部分一般由引语和答复意见组成
D.标题上不得出现诸如“同意”之类的表态词
答案:C。解析:
A项错误,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因此,批复的主送机关为发出请示的机关,批复的主送机关不可省略。
B项错误,“此告”一般用于告知性公文,“为盼”表明希望得到对方的回复,常用于复函等文种。批复的结尾用语通常为“此复”“特此批复”等。
C项正确,批复的正文部分一般由引语和答复意见组成。
D项错误,批复的标题通常为“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的形式。与其他文种标题不同的是,在批复的事由中,往往会精简提出具体事项和明确表示对请求事件的意见和态度,出现诸如“同意”之类的表态词。
4.“黄山是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位于安徽省南部,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块瑰宝。”这段话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
A.叙述
B.描写
C.议论
D.说明
答案:D。解析:
在公文写作中,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A项错误,叙述是记叙性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作者用它来展开情节,交代人物活动和事件经过。题干中并没有讲述事件的发展过程等内容,不属于叙述。
B项错误,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景物等进行具体刻画和描绘,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使读者产生直观的感受。题干中没有使用形象生动的词汇进行刻画,不属于描写。
C项错误,议论是对某个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周密,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法。题干中没有涉及观点态度的表达,不属于议论。
D项正确,说明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阐述的基本表达方式。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事物的特征、性质、功能、关系等进行介绍和解释。题干中“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等内容,是对黄山的地理位置、规模等特征进行客观的介绍说明,属于说明的表达方式。
5.附件是公文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关于附件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是每份公文都应该有附件
B.附件必须放在公文的版记之后
C.附件是对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范围的限制
D.附件一般不与正文一起装订,并不连续编排页码
答案:A。解析:
A项正确,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只有当公文需要有附件来对正文进行补充说明等情况下才会有附件,不是每份公文都必须有附件。
BD项错误,附件应放在公文的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且页码应连续编排。
C项错误,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因此,附注是对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范围的限制。
6.甲公司的分公司与某单位签订了一份货物运输合同,但由于货车司机运输不当,导致货物毁损大半,需赔付违约金¥2,400,000。经查,该分公司自有资金为¥1,000,000,关于赔偿责任的分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公司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B.分公司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C.分公司需赔付120万元违约金
D.甲公司需赔付¥1,400,000违约金
答案:D。解析:
D项正确,A、B、C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七十四条规定:“分支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法人承担;也可以先以该分支机构管理的财产承担,不足以承担的,由法人承担。”本题中,该分公司是甲公司的分支机构,对于其需赔付的2,400,000元违约金,可以由该分公司先用自有资金1,000,000元承担,剩余的1,400,000由甲公司承担。
7.甲到某厂内盗窃,被厂内的保安发现,甲携带盗窃物资逃跑时正好被拦住。为了脱逃,甲掏出随身携带的刀具将保安捅伤。甲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B.故意伤害罪
C.“转化型”抢劫罪
D.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
答案:C。解析:
A、B、D项错误,C项正确,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本题中,甲到某厂内盗窃,被厂内保安拦住后为逃脱用随身携带的刀具将保安捅伤,此时,其行为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及构成“转化型”抢劫罪。
8.甲以售砂获利为目的,承包某村多户居民的集体土地。在未取得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甲在承包的土地内挖砂并收获并销售获利。经鉴定,甲非法采砂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近¥600,000。甲的行为构成( )。
A.侵占罪
B.盗窃罪
C.污染环境罪
D.非法采矿罪
答案:D。解析:
A项错误,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甲的行为不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B项错误,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本题中,甲并非单纯盗窃行为,其是在未取得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在自己承包的土地内挖砂,不应认定为盗窃罪。
C项错误,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本题中,甲的行为主要是非法采砂造成矿产资源破坏,而非污染环境,不构成污染环境罪。
D项正确,非法采矿罪,是指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行为。本题中,甲未取得采砂许可证,在承包土地内挖砂获利,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近60万元,构成非法采矿罪。
9.(多选)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水路交通系统。下列关于大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初以转运生活物资为主
B.始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修凿的邗沟
C.北宋汴梁是因其发展起来的都城
D.元代以后主要走向从东西变为南北
答案:ABD。解析:
A项正确,中国大运河最初的功能确实是为了运输粮食、生活物资等,尤其是将南方的物资运往北方,保障都城和边防军队的供应。
B项正确,中国大运河的开掘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吴国在今扬州附近开挖邗沟,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成为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的运河。
C项错误,汴梁(今开封)在唐代就已经是重要城市,而且早在北宋建都之前就有漕运系统。北宋定都汴梁后,为了保障粮食供应,才进一步完善了运河系统,如修建了汴河(连接黄河与淮河的一段)。所以是“为了汴梁的发展而发展了运河”,而不是“因为运河而发展出汴梁”。
D项正确,元代,建都今北京(大都),此后明清都在此建都。所以从元代开始,大运河的走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原来的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
10.(多选)每年春季我国北方多地经常会出现沙尘暴天气。下列关于我国沙尘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沙尘暴的产生与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有关
B.沙尘暴带来的沉土,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
C.沙尘暴带来的尘土可以有效和沿途的酸性土壤和酸雨
D.沙尘暴的风力来源于北方低气压与南方高气压形成的气压差
答案:ABC。解析:
A项正确,我国西北地区通常植被稀少,一旦冬季的降雪在春季过早消融,没有了积雪的保护,裸露的地表沙物质就很容易随风起舞。
B项正确,沙尘暴一方面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给人民群众财产带来威胁;另一方面对大自然却“功勋卓著”。千百万年来沙尘的持续堆积,孕育了我国的黄土高原,这里是中华文明诞生的地方。
C项正确,沙尘本身含碱性物质,可以与形成酸雨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减少酸雨危害,更重要的则是“铁肥效应”,沙尘带来的铁元素会促进海洋的初级生产,消耗大量的温室气体,是海洋固碳的催化剂、助推器。
D项错误,沙尘暴的这一逐月变化明显与冷空气活动、降水和植被覆盖有密切关系。沙尘暴天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午后至傍晚发生的频次最高,午夜至早晨发生的频次最低。导致沙尘暴天气发生的强风,主要来源于强冷空气活动。
End
活动推荐、资料领取 | |
活动内容 | 领取方式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 免费下载地址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 免费下载地址 |
2025山东事业单位面试-历年真题汇总 | |
2025年每月时政分享 | 添加下方企微发送【时政】免费获取 |
扫码进备考群及时获取招考信息及备考资料 |
扫码添加【企微咨询】咨询考情、领取资料 |
注: 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
(责任编辑: 潍坊新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