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追责硬手段 筑牢营商环境防护墙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然而,在现实中,政策落实“打折扣”、权力寻租、执法不公等破坏营商环境的现象依然存在,严重挫伤企业投资兴业的积极性。这些问题背后,很大程度上是责任追究不到位所致。维护营商环境,必须拿出追责的硬手段,以强有力的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让损害营商环境者付出代价,才能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明确责任清单,让追责有章可循。维护营商环境,首要任务是厘清各部门、各岗位的责任边界。当前,部分地区存在责任划分模糊的问题,导致出现损害营商环境事件时,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比如,在企业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常因职责不清出现“踢皮球”现象,使企业办事效率低下。因此,需制定详细的营商环境责任清单,明确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职责,细化责任到人;建立责任倒查机制,一旦出现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严格按照责任清单追溯相关责任人,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让追责有清晰的依据和方向。
强化监督问责,让追责形成震慑。监督问责是保障营商环境责任落实的关键环节。部分地区监督机制不完善,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使得一些人抱有侥幸心理。某地曾有个别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对企业进行吃拿卡要,却长期未被查处,严重破坏当地营商环境。要改变这种状况,需构建多元化监督体系,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的内部监督作用,同时畅通企业、群众的投诉举报渠道,引入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依规给予严肃的党纪政纪处分,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并及时公开典型案例,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让公职人员不敢触碰破坏营商环境的红线。
完善长效机制,让追责常态长效。维护营商环境不能仅靠运动式追责,而要建立长效机制。目前,一些追责措施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导致问题反复出现。比如,某地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时查处了一批违规行为,但整治过后问题又有所反弹。为此,需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考核评价机制,将责任落实情况纳入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作为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积极作为,同时明确容错边界,防止借容错之名逃避责任;定期对营商环境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追责机制,确保追责工作常态长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的优化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追责硬手段是维护营商环境的有力武器。只有明确责任清单,让追责有章可循;强化监督问责,让追责形成震慑;完善长效机制,让追责常态长效,才能以追责倒逼责任落实,有效整治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真正构筑起营商环境的坚固防护墙。
End
活动推荐、资料领取 | |
活动内容 | 领取方式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 免费下载地址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 免费下载地址 |
2025山东事业单位面试-历年真题汇总 | |
2025年每月时政分享 | 添加下方企微发送【时政】免费获取 |
扫码进备考群及时获取招考信息及备考资料 |
扫码添加【企微咨询】咨询考情、领取资料 |
注: 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
(责任编辑: 潍坊新北辰)